全国统一热线:400-800-5713
技术文章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技术文章 > 血清学的检测三种类别方法简介
血清学的检测三种类别方法简介
更新时间:2024-06-25   点击次数:79次

血清学试验由于其特异性强、灵敏度高、方法简便,应用极为广泛。目前,凡具有抗原性的物质,在没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进行测定时,几乎都可以用血清学试验方法来检查。近年来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,除常用的凝集试验、沉淀试验、补体结合试验、中和试验等方法外,琼脂扩散法、免疫电泳法、免疫荧光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等方法的应用也日趋广泛。

  血清学试验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基本方法,可归纳为两种类型,即用已知的抗体(如诊断血清)检测未知抗原、或用已知的抗原(如诊断菌液)检测未知抗体。

  抗原抗体之间,有的在二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之后,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,即可出现可见反应,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直接试验法,如常用的凝集试验、沉淀试验等;有的在二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之后,并不直接表现为可见的反应,或反应不够灵敏,需借助指示系统或载体使其表现为可见反应,这种试验方法称为间接试验法。例如补体结合试验,利用补体、红细胞及溶血素作为指示系统,观察溶血现象的发生与否;又如间接凝集试验,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载体如胶乳、红细胞等颗粒的表面,使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通过载体发生的凝集表现出来。

  近年来,迅速发展的免疫电泳和标记技术,使血清学试验方法提高到新的水平。免疫电泳法将电泳技术和沉淀反应相结合,提高了试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,应用荧光色素、酶及放射性同位素等与抗体(或抗原)结合来检测抗原(或抗体)。

  经典的血清学反应分三种类别:凝集反应、沉淀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。

  一、凝集反应:颗粒性抗原(细菌、红细胞等)与相应抗体结合,在电解质参与下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,称为凝集反应(Agglutination reaction)。其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,抗体称为凝集素。在该反应中,因为单位体积抗体量大,做定量实验时,应稀释抗体。

  1)直接凝集反应

 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所出现的反应,称为直接凝集反应(Direct agglution reaction)。

  a.玻片凝集法。是一种常规的定性试验方法。原理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。常用于鉴定菌种、血型。如将含有痢疾杆菌抗体的血清与待检菌液各一滴,在玻片上混匀,数分种后若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,即阳性反应,证明该菌是痢疾杆菌。此法快速、简便,但不能进行定量测定。

  b.试管凝集法。是一种定量试验方法。多用已知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含量。常用于协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。如肥达氏反应就是诊断伤寒、付伤寒的试管凝集试验。因为要测定抗体的含量,故将待检查的血清用等渗盐水倍比稀释成不同浓度,然后加入等量抗原,37℃或56℃,2~4小时观察,血清稀释度仍有明显凝集现象的,为该抗血清的凝集效价。

  2)间接凝集反应

  将可溶性抗原(抗体)先吸附在一种与免疫无关的,颗粒状微球表面,然后与相应抗体(抗原)作用,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,即可发生凝集,称为间接凝集反应(Indirect agglutination)。由于载体增大了可溶性抗原的反应面积。当载体上有少量抗原与抗体结合。就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,敏感性很高。

  二、沉淀反应: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,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,经过一定时间,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,称为沉淀反应(Precipitation)。反应中的抗原称为沉淀原,抗体为沉淀素。由于在单位体积内抗原量大,为了不使抗原过剩,故应稀释抗原,并以抗原的稀释度作为沉淀反应的效价。

  1)环状沉淀反应: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,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。将已知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,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等量抗原,如抗原与抗体对应,则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。   2)絮状沉淀反应:将已知抗原与抗体在试管(如凹玻片)内混匀,如抗原抗体对应,而又二者比例适当时,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,此为阳性反应。






分享到:

返回列表返回顶部
成都彼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蜀ICP备18008754号-1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 管理登陆

成都彼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www.wkqdzp.com)提供标准品,对照品,标准品留言,中药标准品,中药对照品,标准品网,标准品查询等产品服务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一段978号青羊万达3栋1单元16楼1630、1631、1632